中国诗歌网编辑推荐(旧体诗,第10期):孙双凤-ag凯发注册平台

中国诗歌网编辑推荐(旧体诗,第10期):孙双凤

作者:孙双凤   2021年06月21日 11:01  中国诗歌网    2491   

编辑推荐.jpg


寄语:

中国诗歌网推出“编辑荐诗”栏目,是为了强化中国诗歌网青年编辑的编务能力、专业水准并进一步拓宽诗歌视界,尤其是增强编辑与青年诗人以及纸媒和电子媒介平台的有效互动和对话。“编辑荐诗”栏目将聚焦于有潜力的优秀青年诗人,助推青年诗人的成长,进而形成良好的青年诗歌生态。也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

         

 ——霍俊明

推 荐 诗 人



孙双凤

孙双凤


孙双凤,男,八九年生于安庆。从事机械行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词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等刊物。参加第十七届中华诗词青春诗会。获中华诗词雏凤奖、“小康中国,美好江苏”全国诗赛一等奖、第四届“诗词中国”三等奖、“建党一百周年赋”三等奖等。


诗简评:

孙双凤的诗是正雅之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诗为时、为事而作的传统,并且在这条正路子上追求着当代性,以当下情怀表现着当下的诗意生活。

孙双凤的诗有着自家面目。内容上,多是自己经历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而且是有针对性的有感而发。意象上,给读者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于现实之中的诗意的景象。词语上,或是生活中常用语,或是现代书面语,又注意在这些平常之中赋予了几分雅致。艺术手法上,绝句的接、转比较顺畅,意象连贯自然;律诗的起句比较平和,结句多有余味,对句工稳,显示出厚实的创作功力。

孙双凤的诗能够面对熟而俗的生活,尝试着给以美而雅的再现;所选取的典型意象,既有自然之景的摄取,又有理想所临之景的“心造”;能将平常语转化为诗化语,虽是艺术的再造,但大多比较贴切。

——范诗银(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孙双凤生于80年代末。年轻人写古体诗,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还能行走于“平仄”的空间,守一方故士,写时代华章,实属难能可贵。

读孙双凤的诗,让人耳目一新。诗风淳朴,删繁就简。一改古体诗诲涩拗口的旧貌,在严守格律的基础上,遣词造句力求简单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充满时代气息,契合现在年轻人快节奏的阅读习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作者出生于农村,现在虽然工作在城市企业,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对自己家乡、对乡村的那份情感依然强烈。比如《访贫》、《秋事》两首,写得清新脱俗,一派田园风光。

乡土田园诗,古诗以陶渊明最为著名,孙双凤诗中颇有此“魏晋遗风”,自然而为,佳句天成。比如《留守老人》一诗中,最后两句“来燕也嫌生气少、迟迟不肯筑新巢”,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农村的落寞现状和留守老人的无奈。

孙双凤作为年轻的古体诗作者,虽然诗歌创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作品也屡次获奖,得到了读者和社会的肯定,但毕竟因为年轻,生活阅历也有限,在诗作中难免稍显稚嫩,用笔不够老辣,有意境而少哲理,希望他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蔡益民(无锡市锡山区作协会员、沈鹏书法艺术馆理事)

 

当代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诗写当代的话题,更具体一点就是如何表达自己在当下生活中的体会、感悟,以及对这个时代的表现。而在完成这种主题表现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如何真实而生动的表现当代生活图景,这不仅需要诗人有很好的诗词素养,还要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持续思考,并能够对作品托付真心,对读者托付真诚。孙双凤的这组作品,在真实表达自我的角度是非常到位的。作品每每以小见大,有很强的代入感。我们能从中读到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是属于他的,也可以说是属于很多人的。看他的选材立意,留守老人、回乡、房东、访贫、春花秋事,都可以在笔下有生动的描绘。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劳动合同续签》:“细笔方将握手中,三年期满变长工。花开花谢枝犹在,人去人来志不同。此日心头留空白,当时印字失新红。金泥页底深深按,再种青春迹一丛。”诗以七律的形式,表达出续签劳动合同时候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当时之感,亦有经年之叹,读来令人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不一定是限于签合同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种种际遇。我想,这就是生长的烦恼和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吧。

——李江湖

 

孙双凤的诗大都以身边事身边景起兴发端,用词朴实简练,取意伶俐乖巧,起得自然,转得灵动,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浓浓的诗意,读来亲切有加。

陆机《文赋》中谈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诗的灵动之气源于诗人心性的内外通达,也是对客观事物感悟和升华后的再造,它决定着诗的品位和感染力,是诗的内在精神。

孙双凤的诗是一种自然的情境创造。他的诗善于把诸多景象、事物融入主观智慧,是把现实事物通过心灵美化和加工后形成的艺术形态,是内心情感寄托式的微妙表达。他的诗能从生活中提炼出隐藏着的意象,看似轻轻点染,却能跳脱于物质现实的局限,不仅创造出了贴切的情境,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巧妙。

——杨世鹏

 

孙双凤的诗,文思缜密,语句严谨,意象丛生,造化奇劲。自然流畅又变化无穷,朴实无华又兼纳乾坤。多抒写当代气质与风骨,堪为青年诗人之楷模。大桥建成时的争渡客已不惧海水潮涌,留守老人在燕子不肯筑巢的衬托下更显孤独与悲伤,春日家乡的栀子花有着久违的味道,他乡的油菜花是那不舍的画中人。诗中所熟悉的,不仅是诗人的生活,亦是诗人的感悟与情怀。

在读到《秋事》之时,被一田孕事所触动,“稻浪迎风摇作海,一田孕事与秋谈。”句法豪放又独到,语句新颖又个性。将秋收的喜悦之情完美的传递出来,完胜于“月明田水满”之意境。在《劳动合同续签》一诗中,“金泥页底深深按,再种青春迹一丛。”表达了对工作热爱,以及对事业忠诚。同时,这是打心底里迸发出自豪又自信的诗语。

——邢建建


 沪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东风杨柳绿千条,落日桥头雪意消。

寄语江边争渡客,从今莫惧海门潮。


 房东见过戏题

吠声忽起惊四邻,却见东家怒目瞋。

笑叱犬儿无眼力,门前不识真主人。


 留守老人

傍门古柳懒发条,只影孤灯笑语遥。

来燕也嫌生气少,迟迟不肯筑新巢。

 

 庚子春日还乡杂诗(选一)

数日还家又别家,行囊总在去时加。

若论相伴谁能久,我逊门前栀子花。

 

 鸷山桃花源

古埭花开处处春,棹歌一曲濯征尘。

行人真在桃源里,不似当年为避秦。

 

 常阴沙油菜花海

枝开十万竞争春,香径黄泥驻客轮。

我拍花田人拍我,无端都做画中人。

 

 访贫

绿树荫中碧水流,炊烟升处起新楼。

黄莺一路还相认,也共家常话不休。

 

 秋事

乡村九月画图看,枫叶殷红天淡蓝。

稻浪迎风摇作海,一田孕事与秋谈。

 

 戏剧下乡

丰年小镇毕秋忙,灯火长桥有戏场。

锣鼓声催人尽去,家中闲却老音箱。

 

 劳动合同续签

细笔方将握手中,三年期满变长工。

花开花谢枝犹在,人去人来志不同。

此日心头留空白,当时印字失新红。

金泥页底深深按,再种青春迹一丛。


编辑:邢建建、李江湖、杨世鹏

二审:孤城

终审:金石开

责任编辑:邢建建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欢迎 评论

诗人热力榜

诗歌热力榜

诗讯热力榜

诗人活跃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