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雷雨、强勇、瞿弦和等作家、艺术家、部队官兵在一起
战士们在舞台上演绎青春梦想
虹云朗诵《溪之歌》
边塞诗、军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部分,从“我出我车,于彼牧矣”,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再到“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为国出征、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成就了很多经典诗作,也伴随着诗歌吟诵而深入民族文化血脉。为继承中国诗歌的精神传统,弘扬强军兴国的精神力量,7月29日,中国诗歌网组织诗人、朗诵艺术家走进军营,与广大官兵座谈军队文化建设,与军队艺术家同台献艺,以“军诗会”的形式共同迎接第89个建军节。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解放军报》副社长雷雨、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强勇等出席活动。
何建明在座谈中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文艺工作,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诗歌创作与鉴赏也因此获得更大发展,各种形式的“诗会”活跃起来,诗歌成为人们歌颂时代、承继传统、表达情感、思考自我的重要载体。以诗歌鼓舞斗志、动员百姓参军是我们党领导军队建设的宝贵经验,军人所葆有的爱国精神、所经历的火热生活、所面临的灵魂考验,是诗歌创作的宝贵财富,以“军诗会”的形式纪念八一建军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鼓励诗人继承弘扬军旅诗创作传统,书写当代军人精神,倡导诗歌写作走向崇高阔大的审美境界。今后,将组织更多作家诗人、以更多样化的形式走进基层部队,走到普通士兵和军属中间,既发挥诗歌在军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独特的生活素材。
叶延滨、曾凡华等诗人在座谈中从中国文化的诗歌传统谈起,提出诗歌传统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国情怀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从未中断的精神血脉,边塞诗、戍边诗、军旅诗源远流长,成为我们民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的最重要载体,当一代代父母、老师在孩子耳边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血脉延续了下去,使得我们的文化不会断裂,我们的国家不会分裂,让我们的部队有战斗力,让我们的民族有凝聚力。今天,我们国家能够平稳发展,人民能够幸福生活,与广大部队官兵的无私奉献分不开,希望我们的诗歌创作能够继续继承发扬优秀传统,在军旅诗中涌现出一批富有精神钙质与民族血性的精品力作。
诗人曹宇翔、杨志学、赵琼,以及十多位军队代表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之后,表演艺术家瞿弦和、虹云、刘纪宏与军队艺术家李宏伟、刘一祯等为广大官兵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深情演绎岳飞的《满江红》、李瑛的《火的记忆》、叶延滨的《致无名的士兵》、强勇的《溪之歌》等诗歌作品。
部队官兵代表在座谈和演出中表达了对优秀诗歌作品的渴望。他们谈到,军队的精神建设要靠文化的力量,尤其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力量,优秀的诗作能够极大地鼓舞战斗力,唤起战士们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感,希望更多的诗人作家能到战斗的一线体验生活,感受战士们饱满的生活热情,思索他们面临的艰难和困惑,帮助战士们提升人文素养。他们感谢作家艺术家们在建军节之际带来了高雅的“军诗会”,盼望有更多的机会和作家诗人交流,在军民文化共建上积累经验、收获硕果,在改革强军时代,共同呼应伟大时代的要求,创作、传颂伟大的诗歌作品。
0
|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g凯发注册平台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